7字词语
共 279 条词语
-
诗歌。刘半农作。1923年发表。全诗四节,每节开头采用比兴手法,借景传达出身处异国他乡的诗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。形象生动鲜明,语言通俗简洁,曾被赵元任谱曲成歌,传唱一时。[查看详情]
-
1918-1919年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。1918年11月3日,基尔港水兵拒绝执行反动当局的命令,举行起义,革命爆发。11月9日,柏林起义,德皇威廉二世逃亡,德意志帝国被推翻。社会民主党右派首领宣布成立“民主共和国”,在资产阶级支持下,建立临时政府。次年1月,临时政府镇压柏林工人运动,杀害德国共产党领导人李卜克内西、卢森堡等。2月成立魏玛共和国政府。5月,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被政府军镇压,革命失败。[查看详情]
-
用到任何地方任何方面都可作为准则。[查看详情]
-
聪明乖巧不要使尽。谓事情不能做过分。亦作:十分惺惺使五分。[查看详情]
-
见“夫妻无隔宿之仇”。[查看详情]
-
不忧虑人民寡少,只担心财富不能平均。[查看详情]
-
一切景象都换了新貌。如:「一元复始,万象更新。」[查看详情]
-
人置身于吉祥事中,精神特别旺盛爽朗。[查看详情]
-
犹找死。喻在是非场中出头惹祸。[查看详情]
-
毫无办法 使花儿不谢落。比喻腐朽的、反动的、没落的东西摆脱不了灭亡的命运,也指无法挽回的败局。[查看详情]
-
璺,陶瓷的裂痕。打破沙锅璺到底指沙锅被打破,裂痕从顶到底。比喻对事情寻根究柢。元·吴昌龄元·王实甫也作「打破砂锅问到底」。[查看详情]
-
人人都有做得了做不了的事。比喻人的才能智慧总是各有长短。[查看详情]
-
总集名。明代茅坤编选。一百六十四卷。选录唐代韩愈、柳宗元,宋代欧阳修、王安石、曾巩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八家散文,并加评论,旨在以八家之文为文章规范,宣扬唐宋派的文学观点。[查看详情]
-
无须隐瞒规避,摆明的说。[查看详情]
-
比喻做事认定方向,决不反悔。[查看详情]
-
谓事前做好充分准备,不但不会影响工作,而且可以加快进程。[查看详情]
-
亦作“众人拾柴火焰高”。[查看详情]
-
长江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水利枢纽。在湖北省宜昌市区西、长江三峡出口处以东。1988年建成。大坝高70米,库容15.8亿立方米。电站装机容量275万千瓦,年发电量157亿千瓦小时。设有三个船闸,江轮可通过船闸上下行驶。[查看详情]
-
西元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国攻击波兰,至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投降之世界大战。由中、美、英、法、苏等国,抵抗德、义、日等轴心国的侵略;战场包括欧、亚、非、澳四大洲;方式为陆海空之立体战。主要过程:一、自开战至一九四〇年为德国席卷欧洲期。二、一九四一年德军向苏联进军,同年十二月八日,太平洋战争爆发,与欧洲战场合成世界性之全面战争。三、一九四三年义大利首宣告投降。四、一九四五年德国不支东西战线的攻击而溃败,于五月七日签降。五、日军因硫磺岛之役失利,美国于长崎、广岛投下原子弹及苏俄的宣战而于同年八月十日宣告战败投降,至九月二日正式签字。前后历时七年,人口及物质的损失较之第一世次世界大战更为惨重。[查看详情]
-
比喻不加选择,有利即可。也作「拣到篮里就是菜」。[查看详情]
-
①.亦作“吃到五谷想六谷”。②.谓贪得无厌。[查看详情]
-
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。有多种表述方式,主要如:(1)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。在不做功的情况下,热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;(2)任何热机不可能将所接受的热量全部转变为功。即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。[查看详情]
-
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初流行于西欧的美术样式。它力求恢复古典美术(主要指古希腊罗马艺术)的传统,追求古典式的宁静,重视素描,强调理性。代表人物有法国画家大卫、安格尔等。[查看详情]
-
鞠躬,弯身以示敬慎。尽瘁,竭尽辛劳。鞠躬尽瘁指不辞辛劳,尽力于国事。[查看详情]
-
见“千日斫柴一日烧”。[查看详情]
-
比喻外地来的人比当地人更为人器重。[查看详情]
-
谓不靠祖先馀荫,靠自己的能力生活。[查看详情]
-
(谚语)自古以来活到七十高龄的人并不多见。[查看详情]
-
1886年5月1日,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,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,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。经过流血的斗争,取得了胜利。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,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。简称“五一”[查看详情]
-
(谚语)兔子不吃自己窝旁的草,以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。比喻不在乡里作恶或不侵犯周围人的利益。也作「兔儿不吃窠边草」。[查看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