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īng shū

拼音
bīng shū
注音
ㄅㄧㄥ ㄕㄨ
繁体
兵書
近义词
战术 兵法 武经

兵书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兵书bīng shū

  1. 讲述兵法的书。如《孙子》《吴子》等等。

    book on the art of war;

引证解释

  1. 古代军事著作的统称。如《孙子》《吴子》《司马法》《六韬》《尉缭子》《三略》等均属兵书

    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凡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,图四十三卷。”
    唐•殷文圭 《赠战将》诗:“阵前战马黄金勒架上兵书白玉籤。”
    清•李渔 《玉搔头·弄兵》:“孤家大 明•宗室 朱宸濠 是也,分封 江 右国号 寧 藩,喜读兵书,颇怀壮志。”

  2. 战报。

    前蜀 韦庄 《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》:“日覩兵书捷时闻虏骑亡。”

  3. 兵部尚书的简称。

    清•褚人穫 《坚瓠十集·兵刑侍郎谑》:“景泰 中兵、刑二部僚佐会坐,时 于谦 为兵书, 俞士悦 为刑书。”

  4. 指幕友官署中管兵事的佐助人员。

    清•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莅任·驭衙役》:“管驛兵书大惊失色,遂跪禀曰:‘到任三日后,择吉遣牌视驛,此旧例也。’”

国语辞典

兵书bīng shū

  1. 讲兵法的书。

    《汉书·卷三〇·艺文志》:「至于孝成命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。」
    《三国演义·第六一回》:「操心中郁闷闲看兵书。」

    兵法 战术 武经

网络解释

兵书

兵书是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。现存最早的完整兵书是《孙子兵法》。

兵书的字义分解

  • 兵 [ bīng ] 1. 武器。 兵器。兵刃。兵不血刃(兵器上面没有沾血,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)。 2. 战士,军队。 兵士。兵卒。兵丁。兵戎相见(指武装冲突)。 3.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。 兵法。兵家。兵机。兵衅(战争的争端)。兵书。兵谏(进谏时以武力要挟,迫使必从)。兵荒马乱。兵贵神速。

  • 书 [ shū ] 1. 成本的著作。 书籍。书刊。书稿。书香。书卷气(指在说话、作文、写字、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)。书生气(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)。 2. 信。 书信。书札。书简。书函。 3. 文件。 证书。说明书。 4. 写字或写的字。 书法。书写。书桌。书案。书画。 5. 写文章。 大书特书。罄竹难书。 6. 字体。 草书。隶书。楷书。 7. 古书名,《尚书》的简称(亦称“书经”)。 8.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。 说书。听书。

兵书造句

1、赵括到前线后,只是依照兵书,就放弃了廉颇的军事计划。

2、木兰兵书:这块奇石,上面布满造型特异的纹理,仿佛一部常人读不懂的天书,有人说这是上苍赐给木兰的兵书,鬼神莫测。

3、崔圆少年家境贫寒,志向远大,好读兵书,有经国济世之才。

4、兵书有云,一二战再而衰三而竭,彼竭我盈,故克之。

5、安史之乱前夕,安禄山得到李靖兵书《李药师遗篇》,引来各方争夺。

6、多年养成的夜读习惯救了曹操一命,当时曹操正在夜读兵书(估计是在注解孙子兵法),发现兵营骚动之后立即拔剑镇反,孟德兄一个人便砍杀数十人,着实了得。

7、海洋溪的尽头,在一座名叫芭蕉山的半山腰。河水从仙女洞潺潺流出,洞口云雾缭绕,一根十来米高的钟乳石立在洞口,形似仙女,当地人流传着仙女下凡保护兵书奇剑的故事,给仙女洞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。

8、这一时期军事法有四种比较重要的表现形态:誓,礼,律,兵书

9、虚实篇》)兵书论敌,此为论势,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;面在以简驭繁,以不变应变,以小变应大变,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,以枢应环也。

10、武林之中相传《鸳鸯经》是武功秘笈,得经书者可独步武林,笑傲天下;统治者中却相传《鸳鸯经》是一部兵书,书中有励治天下,安邦定国之策。

兵书的相关词语

【兵书】的常见问题

  1. 兵书的拼音是什么?兵书怎么读?

    答:兵书的拼音是:bīng shū
    点击 图标播放兵书的发音。

  2. 兵书是什么意思?

    答:兵书的意思是:讲兵法的书。

  3. 兵书的近义词是什么?

    答:兵书的近义词是:战术 兵法 武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