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 书
- 拼音
- shǒu shū
- 注音
- ㄕㄡˇ ㄕㄨ
- 词性
- 动词
- 繁体
- 手書
- 近义词
- 手简 手翰
手书的意思
词语解释
手书
亲笔写的信。
例密以手书相晓。
英personal letter;
亲笔书写。
例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。——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英write in one’s own hand;
笔迹。
例有识其手书者。
英handwriting;
引证解释
亲手写的字;笔迹。
引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有识其手书问之人,果伪书。”
亲笔写的书信、诗文等。
引《汉书·薛宣传》:“冯翊 敬重令又念十金法重,不忍相暴章。故密以手书相晓,欲君自图进退可復伸眉於后。”
《宋书·王镇恶传》:“又遣人以詔及赦文并 高祖 手书凡三函示 毅,毅 皆烧不视。”
唐•韩愈 《与孟尚书书》:“行官自南迴过 吉州,得吾兄二十四日手书数番,忻悚兼至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九三回:“我自南边 甄 府中来的。并有家老爷手书一封。”亲手作书;亲笔书写。
引《后汉书·东平王苍传》:“臣不胜愤懣伏自手书,乞诣行在所,极陈至诚。”
宋•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二:“﹝ 王性之 ﹞既卒 秦熺 方恃其父气燄熏灼,手书移郡,将欲取其所藏书且许以官其子。”
清•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八:“林文忠 性卞急抚 苏 日,尝手书扁额于听事之堂,曰‘制一怒字’。”
国语辞典
手书
亲笔写的书信。
引《三国演义·第一〇八回》:「司马昭览毕深疑邓艾有自专之心,乃先发手书与卫瓘。」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一二》:「其父大怒写著严切手书,差著两个管家,到京催他起身。」近手翰 手简
网络解释
手书
手书:词语
手书:黄汐源演唱歌曲
手书 (词语)
手书,指亲笔写的信密以手书相晓,也指笔迹。
手书的字义分解
-
手
手 [ shǒu ] 1.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。 如 手心。棘手(形容事情难办,像荆棘刺手)。着(zhuó)手(开始做,动手)。手不释卷。 2. 拿着。 如 人手一册。 3. 亲自动手。 如 手稿。手迹。手令。手书(a.笔迹;b.亲笔书信)。 4. 技能、本领。 如 手法(技巧,方法)。手段。留一手。 5.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。 如 国手。扒手。生产能手。 6. 小巧易拿的。 如 手枪。手册。
-
书
书 [ shū ] 1. 成本的著作。 如 书籍。书刊。书稿。书香。书卷气(指在说话、作文、写字、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)。书生气(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)。 2. 信。 如 书信。书札。书简。书函。 3. 文件。 如 证书。说明书。 4. 写字或写的字。 如 书法。书写。书桌。书案。书画。 5. 写文章。 如 大书特书。罄竹难书。 6. 字体。 如 草书。隶书。楷书。 7. 古书名,《尚书》的简称(亦称“书经”)。 8.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。 如 说书。听书。
手书造句
1、弟子王浩传来他手书的心经及我的心要作为我的生日贺礼。
2、梦玥所说手书便是自己讲推解的玄文记录在书,毕竟人的记忆有限,不是每个人都是博闻强记的,以前弟子来寻他推解玄文,皆是手录一份给对方。
3、“近来无限伤心事,谁与话更长?从教分付无知音。愁似北门劣酒浓,呵手书外语,偏到鸳鸯两字冰。”,我心一怔,慢慢归书架上。原来祸害也是从孤寂中一路走出的。周梦
4、耿大娘去世后,杨成武手书“拥军模范”,因为“救的多是他的兵”。
5、7米,宽1米多,前后两面分别刻有“中丞开府”和“奕世承恩”,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张瑞图亲笔手书。
6、画像上方是聊斋学研究专家路大荒手书的“聊斋”扁额。
7、3月9日,部分兼职学生结伴到公司讨工钱,刘某只好给每人手书一份承诺书,承诺3月底前结清全部欠薪。
8、他带去的礼物,包括一套京剧录音带、当年采制的碧螺春茶、画家袁熙坤赶制的张学良肖像和启功先生手书的贺幛。
9、许绍雄饰演的正是妙手书生朱聪,当年以书生形象出现的许实在是一般,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10、高振群先生带来马英九手书的贺轴“绩学雅范”。
手书的相关词语
【手书】的常见问题
-
手书的拼音是什么?手书怎么读?
答:手书的拼音是:shǒu shū
点击 图标播放手书的发音。 -
手书是什么意思?
答:手书的意思是:亲笔写的书信。
-
手书的近义词是什么?
答:手书的近义词是:手简 手翰
